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数字时代人文学科的命运 ——“开明论坛”第(5)

来源:数字化用户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王学东赞同必须回到文学本身或者诗歌本身追问的观点。他认为文学的表达必须回到人的价值和人的情感的丰富性思考,如果缺少了这个思考,所有的技术

王学东赞同必须回到文学本身或者诗歌本身追问的观点。他认为文学的表达必须回到人的价值和人的情感的丰富性思考,如果缺少了这个思考,所有的技术都不会有更多的价值。至于人工智能与诗歌的关系,目前我们仍旧不能得出结论,在机器时代和技术时代,我们如何思仍旧是一个问题。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进行文学创作的论争鲜明体现了从情感角度与技术角度理解同一现象的差异。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而言,人工智能所呈现的文字成果是否可以称为文学创作,从智能技术本身的发展层面考虑与从创作者的情感体验角度衡量所得的结果也的确容易截然对立,三种不同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尽管专家们最终未能达成一致,但对人工智能文学创作是否成立的讨论本身就彰显了对当下文学形态及文学本质的一种新的思考。

五、人文学科使命问题

谭光辉认为人工智能取代人的可能性很小,要让机器更有效地识别、模仿人类的情感,就必须先弄清楚人类情感的形成原因、机制,然后才能设计出合适的程序加以实施。在这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内省式研究就拥有科学研究无法比拟的优势。人工智能攻克情感研究的第一个依托必然是人文学科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人文学科通过对情感的反思和研究也必将为人工智能的实现做出重要的贡献;人文社会科学思辨、内省式的研究范式在将来社会一定会成为帮助我们实现人类理想目标的方法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作用不仅不会被弱化,反而有可能强化。

白浩(四川师范大学)指出人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对人文学科来说这更是我们最为本分的职责。从技术上来说我们肯定是应当欢迎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无法拒绝技术的进步。人文学科可以朝着两方面努力。一是发挥技术精英优势并将技术引入人文之中,合理正确地运用技术研究人文科学也更容易取得一定成绩;二是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技术所不具备的人文关怀。技术对人文学科的挑战与照相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冲击类似,绘画艺术并未因为照相术的出现而消失,它同样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价值路线,人文学科也是如此。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理性主义王国的幻想,人类还是需要价值判断来掌舵。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暴露出自身的问题和弱点,人文学科所需要做的就是发挥好自己的长处,找准自己的战场,而不被时代所抛弃。

张骋(四川师范大学)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审视数字时代的话题讨论,指出消解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和消解虚拟与现实二元对立的基本理论框架仍旧是我们思考人工智能影响的思维模式之一。对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当坚持的基本认识是技术永远是中性的,它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其不超出人的可控范围。他形象地提出了这样的比喻:如果说理工科学的使命是研究技术如何发展得更好更快,如何让技术成为一把可以同时打开通往天堂和地狱之门的万能钥匙;人文科学的使命便是使人工智能这把钥匙只打开通往天堂的门,而不打开通往地狱的门。

庞弘认为,我们在数字时代的支配下如何解放感性,如何在数字文明的缝隙之中寻找感性的回归,是人文学科更应当解决的问题和肩负的使命。人文学科更应当关注的是个体的特性,这种特性虽然很难用量化的方式表达,却是与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冯雷认为各个学科领域共同关注人工智能这一话题,最为核心的需求和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我们的研究也更应回到人的问题,关注人的发展。她希望我们能够以“stay foolish,stay hungry ”的学术态度和研究理念共同促进我们的学习和学术研究。任伟也同意人文学科应当在特定目的引导下接触数据,在工具帮助下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观点。

黄尚军(四川师范大学)充分表达了对人的情感的肯定。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感是核心因素。如果不考虑情感因素,人类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也就无法存在了。个人、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发展,人类才会面临更大的灾难。人工智能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但如果不能合理利用也会受到危害。智能的飞速发展固然值得我们去羡慕,但“人工”二字的限定却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重要前提。

对人文学科在未来社会巨大价值的肯定同样是专家们形成的普遍共识。人文学科始终将核心关注点放置于人类个体生存与整体命运的统一之中,同自然科学一样和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休戚相关。在这一前提下,以关注人的发展、弘扬人文精神关怀为特征的人文学科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以及巨大的学科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文章来源:《数字化用户》 网址: http://www.szhyhbjb.cn/qikandaodu/2020/0724/417.html



上一篇:泰山传说故事的数字化发掘与传承研究 ——以
下一篇:你将生活在一个好玩儿的世界

数字化用户投稿 | 数字化用户编辑部| 数字化用户版面费 | 数字化用户论文发表 | 数字化用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字化用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