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数字人文的发展源流与数字文学的理论建构(2)

来源:数字化用户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四个阶段是数字人文从学术前沿转变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全球高等教育体制、科研体制与学术体制中确立体系并频出硕果的阶段。进入21世纪后,计

第四个阶段是数字人文从学术前沿转变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全球高等教育体制、科研体制与学术体制中确立体系并频出硕果的阶段。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大众化使数字人文成为了一门学科、一个专业,一种生存方式和一种文化空间。数字人文能从当初“人文运算”中的文本数字统计研究法拔擢为一门立足于学科交叉基础上的新型学科,约翰·安思沃斯、苏珊·施瑞伯曼、雷伊·西门子着实功不可没。这三名学者在2004年合编的著作《数字人文指南》中鼎力抗拒了当时数字人文领域出现的“纯数字化”倾向,维护了数字人文作为“人文学科”的本质。[6]此后,“数字人文”这个学科定义终于确立了自身作为人文学科的根本立场,理清了数字人文的“数字之术”与“人文之道”,由此站稳了学科的学理脚跟,确定了学科的最终去向。“数字”与“人文”两个含混词语的交汇创造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学科交叉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上“现代人文学科对数字化文献的研究”与“传统人文学科文献的数字化研究技法”的简单汇合,而是赋予数字人文一种来自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的全新的、更广阔的含义,借助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直接追问数字化生存的哲学思索,使得这门学科获得了更顽强、更有活力的学术生命。经过近20年的发展,数字人文不但依然是国际学界的研究热点,而且成为了西方高等教育体制设立的固定专业,招收着数字人文专业的本科生,设立了硕博研究生项目与博士后流动站。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戴维森学院的凯特琳·克里斯汀·兰姆与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的安娜丽瑟·汉森·施洛特在艾米丽·克里斯提娜·墨菲(Emily Christina Murphy)与珊侬·R·史密斯(Shannon R. Smith)合编的《数字人文研究季刊》最新一期特稿《想象数字人文的本科生:数字人文本科教学研究专号》(ImaginingtheDHUndergraduate:SpecialIssueinUndergraduateEducationinDH)介绍了她们尝试开创的数字人文实验班项目。该项目主要面向人文学院及宏观上文科学院与研究机构的本科生,力图创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与主要驱动力的数字人文教学研究新范式。二人尝试根据学生、教师和平台机制的不同需求对实验班教育进行灵活调整,力图让学生在受教过程产生共同的人文思想教育价值,而不是让学生客观地描述实验进程与结果。在她们看来,数字人文实验班“以学生载体为中心,鼓励学生把参与数字项目作为向世界展示自己与个人成果的更好方式,而不是一味让学生获取一些数字化技能。”[7]不少大学还专门成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与文理交叉的跨学科实验室,致力于数字人文的前沿理论研究。数字人文不仅成为了人文学科不可缺少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还成为了学者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成果传播与评定的重要方式,俨然成了21世纪大数据时代人文学科的方法论共同体,甚至是学术命运共同体社区空间。

二、国内数字人文研究现状

国内最早关于数字人文研究的期刊论文当属2003年《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特约记者李振、奚建武撰写的《信息化进程的前沿探索——“数字化与21世纪人文精神”研讨会综述》(《探索与争鸣》2003年2期),次年鲍宗豪、李振又撰写了一组相关文章,分别探讨了数字化时代的价值转向(《中日价值哲学新探论文集》2004年6月)、价值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5期)、精神现象学(《社会科学》2004年7期)、价值逻辑(《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5期)和网络学的逻辑建构(《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4期)。2005-2012年数字人文有零零星星的几篇论文出现。自2013年数字人文开始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2017年专论数字人文的文章接近百篇。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被引入中国,中国数字人文研究开始兴起。同国际数字人文学界接轨后的中国数字人文一方面开始大力探索如何借助于国际学界的研究成果解决中国的数字人文问题,另一方面也积极致力于如何推出中国数字人文独到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思想和支撑案例,从而让中国的数字人文思想和数字人文方案全方位参与世界数字人文学科的建构。通观国内数字人文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内容大体可以划分为两大路径,一条路径是数字人文的“术”,即人文学科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认识论创新和方法论创新。[8](P.206)代表性论文有郭金龙、许鑫的《数字人文中的文本挖掘研究》,范佳的《“数字人文”内涵与古籍数字化的深度开发》,欧阳剑的《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大规模古籍文本可视化分析与挖掘》,宋宁远、王晓光的《面向数字人文的图像语义标注工具调查研究》,胡悦融、马青、刘佳派、梁书涵、何流、王晓光的《数字人文背景下“远距离可视化阅读”探析》,白雁翼的《数字人文时代公共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一条路径是数字人文的“道”,即数字技术为人文学科乃至人本存在提出的全新人本哲学命题与哲学问题。[8](P.206)代表性论文有陈平原的《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廖祥忠的《超越“逻辑”:数字人文的时代特征》,倪丽萍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傅守祥的《数字艺术:技术与人文的博弈》,欧阳友权的《数字媒介的人文性思考》,周林兴、仲雪珊的《论数字档案馆的人文主义价值及其实现》,杨瑞明的《数字阅读的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的张扬》,王灵毅的《数字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符号化与人文关照研究》,王宁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共融——兼论后人文主义语境下的数字人文》,李洁的《数字人文背景下图书馆员角色转换》,钮亮的《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历史客观性理解问题》,饶俊丽的《数字人文的发展演绎——从数字符号到人文向度》。

文章来源:《数字化用户》 网址: http://www.szhyhbjb.cn/qikandaodu/2020/0912/687.html



上一篇:数字化时代文学消费的现状与建议
下一篇:数字化背景下小组互学模式中的个别化学习研究

数字化用户投稿 | 数字化用户编辑部| 数字化用户版面费 | 数字化用户论文发表 | 数字化用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字化用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