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数字人文的发展源流与数字文学的理论建构(4)

来源:数字化用户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数字人文的实体机制研究是数字人文思想在现实世界中的实现,不少学者也开始探索数字人文社区的具体建设方案,从而成为人文学术研究进行信息处理、

数字人文的实体机制研究是数字人文思想在现实世界中的实现,不少学者也开始探索数字人文社区的具体建设方案,从而成为人文学术研究进行信息处理、提供服务的媒介与载体以及平台和空间。代表性成果有张诗博的《“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杨光的《数字人文背景下图书馆资源整合策略与应用研究》,周茜的《面向数字人文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李欣、张毅、汪志莉的《图书馆异构特藏资源整合的数字人文研究需求》,肖鹏、彭嗣禹、王蕾的《基本原则与关键问题——学术型图书馆馆员如何启动数字人文项目》,马茂华、陈倩的《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蒋萌的《图书馆数字人文架构与策略研究》,夏翠娟、张磊、贺晨芝的《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建设:方法、流程与技术》。

国内引介了一定数量的国外数字人文研究专著,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新西兰学者肖恩·库比特(Sean Cubit)的《数字美学》(DigitalAesthetics,赵文书、王玉括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法国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Frédéric Martel)的《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Smart:Enquêtesurlesinternets,君瑞图,左玉冰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出版),美国学者布莱·恩科宁汉(Brian W. Kerninghan)的《世界是数字的》(DisforDigital,李松峰、徐建刚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出版),肖恩·杜布拉瓦茨的(Shawn DuBravac)《数字命运——新数据时代如何颠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沟通方式》(DigitalDestiny—HowtheNewAgeofDataWillTransformtheWayWeWork,Live,andCommunicate,姜昊骞、李德坤、徐琳琪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olas Negrophonte)的《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胡泳、范海燕译,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17年出版),以及美国学者埃雷兹·艾登(Erez Aiden)与法国学者让-巴蒂斯特·米歇尔(Jean-Baptiste Michel)合著的《可视化未来:数据透视下的人文大趋势》(Uncharted:BigDataasALensonHumanCulture,王彤彤、沈华伟、程学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安妮·博迪克(Anne Burdick)、约翰娜·德鲁克(Johanna Drucker)、彼得·伦恩费尔德(Peter Lunenfeld)、托德·普雷斯纳(Todd Presner)与杰弗里·施纳普(Jeffrey Schnapp)合著的《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Digital- Humanities,马林青、韩若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其中《数字美学》与《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两部著作属于同数字人文研究与学科发展直接相关的专门性论著,其他论著广义上是数字人文研究,旨在宏观审视数字时代的信息科技与人文存在引发的人类文化疆域和文化身份的空前变革。国内学者编著的数字人文专著有吴洁的《数字人类的起源(1964-2001)》(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和赵起的《数字时代的幻想电影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也都是广义上借用“数字”术语探讨新信息时代的新科技与新思想,而非专门探讨数字人文专业与学科发展建设的论著。由此观之,出版专业性的数字人文研究专著是国内学界需要重点补足之处,同时国内数字人文研究亦需撰写英文版的中国数字人文著作与系列专著,借此增强与国际数字人文研究的交流、建构中国数字人文的学术话语。

除了期刊论著之外,中国数字人文的科研实体机制也有了实质性的发展。2011年武汉大学成立了大陆第一个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台湾大学2007年成立了数位典藏研究发展中心,为加速推动研究于2012年更名为“数位人文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成立了数字人文技术实验室,北京大学专门成立了数字人文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总体而言,从研究路数来看,目前国内数字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情报、历史考古方面,重点是数字化技术对文本发掘、传播、阅读与接受方式的研究,同时也不乏对数字人文的人文精神、美学演变、哲学存在的反思,以及对学科建构与交叉学科的重构提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研究现状表明,对于数字人文中的数字文学与数字文化研究国内学界涉及尚不太多,相关文学研究的专论只有寥寥几篇论文,包括傅守祥的《文学经典的大数据分析与文化增殖》,黎会华、楼育萍为美国学者斯蒂文·托托西主编的论文集《比较文化研究中的数字人文与媒介间性研究》合撰的书评《走向媒介间性——评〈比较文化研究中的数字人文与媒介间性研究〉》,戴安德、姜文涛、赵薇的《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方法:西方研究现状及展望》,黄维樑的《比较文学: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冉从敬、赵洋、吕雅琦、黄海瑛的《数字人文视角下的莎士比亚学术传播研究》,以及笔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问题对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的启示》。所以,如何将数字人文引入文学研究、如何让文学研究为数字人文贡献理论资源,是数字人文研究中值得开垦且大有可为的领域。

文章来源:《数字化用户》 网址: http://www.szhyhbjb.cn/qikandaodu/2020/0912/687.html



上一篇:数字化时代文学消费的现状与建议
下一篇:数字化背景下小组互学模式中的个别化学习研究

数字化用户投稿 | 数字化用户编辑部| 数字化用户版面费 | 数字化用户论文发表 | 数字化用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字化用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